目錄
去年有個客戶拿著德國啤酒廠的FOB報價單找我咨詢,信誓旦旦說每箱成本比市場價低15%。結果清關時發現中文背標不符合GB 7718標準,整批貨在保稅倉整改了28天。倉儲費、標簽重印費加上資金占用成本,最終利潤反而縮水7%。這個案例告訴我們:進口啤酒的完整成本核算就像冰山,FOB價只是露出水面的那八分之一。
某浙江進口商通過以下方式將比利時白啤成本降低18%:
特別注意采購合同中的三個致命細節:
剛接觸啤酒進口的客戶常犯兩個錯誤:用食品進口思維處理酒精飲品,以及低估渠道適配成本。某福建客戶進口的德國黑啤在電商平臺滯銷,轉做酒吧直供后反而實現32%的溢價,這說明渠道成本應該計入價格體系而非作為銷售費用。
最后分享個實用工具: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的「關稅稅率一鍵通」,輸入HS編碼22030000,可實時獲取包含協定稅率在內的完整稅負測算。記住,真正的成本控制始于對每個細節的較真。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2023007705號-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